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时评>正文

培养青少年的历史素养

时间:2017-08-04 21:48:17    来源:人民网教育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原标题:培养青少年的历史素养

青少年为何要具备历史素养

历史是智慧的宝库。任何民族、国家的发展都必须根植于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一幅幅历史画卷,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人物,都在揭示历史的规律、社会的法则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历史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载体,从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中总结出的历史智慧,能够帮助青少年感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谛,提高人文素养。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说明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重要性。

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素养是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的综合反映,源于对历史重要性的感悟。关于读史、知史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章太炎有“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的高论。这些都说明了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使其具备必要的历史素养的必要性。

目前历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一,历史教育的边缘化。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使丰富而系统的史学变得枯燥乏味和支离破碎,历史学科备受忽略。当历史教育变异成应试教学,历史教育的功能就不会得到发挥。其二,“戏说”历史成风。奉行“娱乐至上”的大众传媒,使历史娱乐化。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和读物,常常为了观赏性、可读性而曲解史实,有的则“戏说”“恶搞”,甚至无中生有、胡编乱造,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的历史观,丧失了历史严肃性和真实性。这些都给青少年历史素养的培育带来严峻挑战。

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意识日趋活跃,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对青少年产生越来越大影响,青少年成长社会环境更趋复杂,他们思想意识状况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复杂化的特点。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加强青少年历史素养的培养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时期是道德构建和人格形成及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培育青少年的历史素养,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历史素养促青少年健康成长

历史素养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通过教育养成的。

历史素养的基本要素包括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意识和价值观。历史知识是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的基础。历史思维能力是用以再认识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历史素养的养成,最重要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历史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认知基础上凝聚、升华而成的经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历史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让青少年形成历史意识,学会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正确理解现实和思考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因此,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青少年心灵,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历史教育把育人、立人作为基本目标。培养青少年历史素养,能够使他们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能够使他们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其次,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对自己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历史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和精神家园。历史素养体现着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鲁迅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包括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朽的民族精神、忠贞的民族气节、真挚的民族情感和优良的民族习惯。例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主义情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青少年感悟这些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能够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再其次,有利于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意识。历史纵贯古今,横联中外,中囊百科,包含着丰富的人类文明成果。历史素养的养成,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追寻历史演进的规律,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读史使人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培养青少年的历史素养,才能更好地把握规律、开辟未来。(作者刘彦波,系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