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在嘉鱼县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鱼岳镇基础教育教学团队聚智慧,破坚冰,时不我待,善在“防、学、立”上谋划,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全镇教育事业得到高质量发展,为“办人民满意教育”增光添彩。
拧紧稳定器。一是夯实常态化安全教育。安全课列入课表,每周开设一节,由班主任兼任,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每月开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以板报、橱窗、显示屏、集会等方式全面落实交通、食品、消防,地震疏散、防溺水等宣传教育;每月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全部关停学校内设小卖部;配发校本教材《安全教育读本》,用身边的事、熟悉的事教育学生。二是落实专题安全教育活动。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教育主题集中开展法制讲座、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防溺水知识讲座、女生生理期及健康辅导等活动,全年共12次,发放给家长一封信近20万份。三是定时组织家校共育培训会,其中全年借助公益频道开展家长教育网络培训6次,邀请家长到校召开家长会4次。四是适时加大督查力度、强化评价结果运用。中心学校采取 “常态督查+重点督查”“问题清单+全镇通报” 方式进行督查,每月一次,及时发现隐患,立行整改到位,并纳入校长全年工作业绩考核。
筑牢防火墙。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及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一直是我校上下始终紧绷的一根弦,坚持把好疫情防控“六关”,长抓不懈。一是把好宣传教育关,采用班级板报、集会出操、疫情防控知识专栏、班会课等多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二是把好防疫物资配备关,落实疫情防控“三案十一制”,备齐防控物资,购置紫外线测温仪。三是把好校园消杀关,坚持每周一次全面消杀,四是把好疫情防控演练关,全年每校组织四次疫情防控演练;五是把好学生入校体温检测关,严格执行“一日六查”要求,坚持体温日查日报制度。六是把好疫苗接种关,全镇4540名学生按照县疾控中心统一安排,学校组织协调,除去因疾病不能接种学生外全部接种,接种率100%。
坚持开展“好习惯早养成”评比活动。每届一年级新生入学,学校继续开展为期一周的养成教育专题活动,由各校制定统一的养成教育教案。首先使新生熟悉校园环境,过度并适应学校生活,然后对新生进行科学防疫、文明习惯、卫生习惯、课堂规范、课间规范、安全意识等各方面教育,并重复强化训练。一个月后,中心学校对各校养成教育的成果进行检验,对照评价标准开展考核评比,每校邀请20名家长代表参与一年级养成成果展示。六小“创建无垃圾桶校园活动”作为创文典型事例刊登在咸宁日报上。
坚持开展主题德育活动。认真规划好每月主题德育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少先队活动、国旗下的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开学典礼、学雷锋活动、清明祭扫、小小志愿者、文明创建(文明乘车,垃圾分类)、运动会、爱国主义诵读、禁毒知识比赛、国家重大纪念日教育(九一八、国庆、南京大屠杀、港澳回归)等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渗透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职责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坚决落实五项管理丰富课后服务。坚持开好开足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三小有4名学生代表嘉鱼县参加了咸宁市第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类)田径比赛暨2021年咸宁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在班级设立视力检查表,每学期对学生视力进行二次筛查。11月底,由鱼岳三小承办今年的校园足球联赛,以赛促练,丰富足球特色学校内涵。在2小时课后托管时间,开发了绘本阅读、经典阅读、思维训练、趣味体育、创意美术、口语表达等素养课程。举办趣味运动会、体操比赛、手工制作比赛、英语口语大赛、汉字书写大赛、天天向上韵律舞操练等文体活动。
(鱼岳镇中心学校 陈德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