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全球顶尖思想盛宴——TED大会在哈佛大学举办。中国脑科学教育专家马珂作为亚太区唯一受邀听课嘉宾,与全球顶尖学者共探脑科学前沿趋势。此次受邀不仅是对其行业地位的权威认证,更凸显中国脑科学教育领域日益提升的国际话语权。马珂表示:“此行是取经之旅,更是反思之行——中国脑科学普及任重道远,需以全球智慧浇灌本土实践。”
TED舞台的“中国面孔”:为何是马珂?解码马珂的“行业标杆”地位
TED大会素以“甄选全球顶尖思想者”以及严苛的嘉宾筛选机制闻名,听课席位仅开放给“对领域有变革性贡献的实践者”。爱因斯坦、霍金等科学巨匠曾在此定义人类认知边界。马珂此次入选,源于其在脑科学教育领域的不断探索:
科研引领:研发的“脑科学在CBT中的应用: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干预效果研究”荣获国家级教育期刊论文一等奖;
国际对话:常年前往哈佛、麻省理工进行脑科学、脑波音乐深度学习,并在国内实践教学长发12年之久;
普惠实践:曾发起“普及脑力运动”,在国内开展大量脑力运动普及工作。
“马珂代表了中国脑科学教育的实践水准,她的参与将深化TED对全球教育公平的探讨。”
TED 2025:本届哈佛TED大会引发马珂深度思考:
1. 技术革命: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展示“脑波-元宇宙”实时交互系统,儿童注意力训练效率提升50%;
2. 教育创新:哈佛团队发布“神经可塑性游戏化课程”,通过多巴胺调控机制提升学习内驱力。
中美差距下的中国使命:从“追赶”到“创造”
尽管中国脑科学应用已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马珂清醒指出三大痛点:
基础研究薄弱:国内脑科学领域SCI论文被引量仅为美国的1/6,原创理论稀缺;
技术转化断层:90%的实验室成果未能走向课堂,而美国NeuroEd联盟已实现产学研全链条打通;
认知鸿沟显著:一线城市家长脑科学认知普及率达25%,而中西部地区不足6%。
“在TED听到的每个案例都在叩问:我们是否过于追求‘技术高精尖’,而忽视了普惠性?”马珂反思道,“中国需要一场‘脑科学觉醒运动’。”
归国行动:将全球智慧转化为中国方案
带着TED大会的前沿洞察,马珂宣布启动三大计划:
1.在全国开展线上脑科学普及计划;
2.“神经教育学本土化工程”:组建中美专家团队,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儿童注意力训练体系;
3. 培养合格的脑科学训练指导师,让更多人加入脑科学普及的队伍中。
“TED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马珂强调,“我们要让中国孩子既享受哈佛的前沿成果,更受益于扎根中国大地的脑科学实践。”
展望未来:以中国智慧回应全球命题
此次TED之行,马珂同步达成战略合作:加入美国神经科学学会(SFN) 以国际视野推动本土脑科学教育革新。“当西方讨论‘如何用技术增强人脑’时,中国教育者更应思考‘如何用脑科学守护教育初心’。”马珂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