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与“双碳”战略的双重驱动,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科研团队凭借自主研发的“绿能催化——基于高效分子筛结构的重油低碳裂解催化剂”项目,成功突破传统重油加工技术瓶颈,以RTC(Refinery Transformation Catalyst)核心技术为支点,撬动重油转化领域的高效化、低碳化变革,为能源产业升级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传统重油裂解技术长期面临“三高”困境:高温高压环境导致反应转化率不足60%,高能耗加剧企业运营成本,而裂解过程中产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更成为环保治理的“老大难”。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绿能催化”项目另辟蹊径,以RTC技术为核心,构建起“结构—工艺—装备”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团队通过梯度孔道分子筛设计,精准调控催化剂孔径分布,使重油大分子在孔道内实现“定向裂解”,转化率提升至85%以上;低温催化工艺将反应温度降低150-200℃,配合微波辅助合成技术,使催化剂制备周期缩短40%,能耗降低35%。
团队成员在在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数据分析
在山东某千万吨级炼化企业的中试应用中,RTC催化剂展现出显著优势:轻质油收率提高12个百分点,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3%,且焦炭沉积量降低50%,有效延长了装置运行周期。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采用新技术后,单吨重油加工成本下降180元,年减排效益超5000万元,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
在基地前合影
目前,项目团队正加速推进RTC技术产业化进程,与中石化、中海油等龙头企业共建“重油低碳转化联合实验室”,并计划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万吨级催化剂生产基地。团队还联合清华大学、中科院过程所开展“催化剂循环再生技术”攻关,力争将催化剂寿命延长至传统产品的2倍以上。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替代进口技术,更要定义行业标准。”项目首席科学家表示。随着RTC技术逐步推广至煤焦油加氢、生物质裂解等领域,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正以“绿能催化”为支点,助力我国能源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跃迁,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