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简称“港城大”)是一所在全球享有领导地位的综合性大学,在研究及专业教育领域表现卓越。学校倡导个人探索与汲取对社会具有正面影响的知识,其多元化课程致力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创意思维及专业技能,助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港城大现时位列多项国际院校排名百强,包括:
QS 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第63位,并在该排名的“教员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评审指标中荣登全亚洲第 1 、全球第 2。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2024及2025年“全球最国际化大学” 排名第1位。
创新教学与跨学科科研
港城大的工学院是创新教学与科研的引领者,研究领域涵盖土木工程与建筑学、电子工程、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及材料科学等,以上所有领域均设有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截至2025年4月,学院拥有近4000名学生,其中修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学生人数超过800人,2024年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畢业人数达191人。学院拥有屡获国际奖项的顶尖师资,并全力支持跨学科研究,聚焦人工智能、可持续能源、纳米技术及智能制造等前沿科技领域。学院配备多个世界级实验室,包括:
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年由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香港首个在工程领域获批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研发「陶瓷墨水」 並开发全球首套4D打印陶瓷技术,充分彰显了学院强大的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
顶尖师资与卓越学科排名
港城大工学院汇聚国际知名学者及教学人员,不仅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与世界接轨,更助力港城大在多个学科排名中名列前茅。在202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学科排名及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中,港城大众多工程学科跻身全球50强,并在香港高校中位居榜首:
2025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学科排名:
#5材料科学
#6物理化学
#7 纳米科学与技术
#7凝聚态物理
#8能源与燃料
#15光学
#16 化学工程
#24 电机及电子工程
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1 图书情报科学
#9 能源科学与工程
#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15 冶金工程
#16 纳米科学与技术
#18 材料科学与工程
#18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28 电力电子工程
#32 化学工程
高影响力科研成果
港城大工学院的学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如《自然》及《科学》等发表了高影响力论文。在科睿唯安(Clarivate)发布的“2024年度最广获引研究人员”名单中,港城大共有32位学者入选,其中工学院学者占18位。此外,近210位港城大学者荣登“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工学院学者人数达113位,电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陈关荣及可持续工程学讲座教授刘锦茂更分别在“工程”及“致能与策略技术”(Enabling & Strategic Technologies) 领域位列全球第7位和第8位,充分彰显了工学院学者在学术界及产业界的深远影响力。
港城大工学院人材辈出,在科研及教学领域备受国际肯定。
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此外,工学院积极与世界多所一流大学(如英国剑桥大学及伦敦帝国学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携手推动教育、科研发展及成果产业化。工学院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论坛,与全球学者分享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力,包括2023及2025年的国际前沿材料会议、2024年国际材料学会国际电子材料年会等。通过这些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不仅提升自身科研水平,也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丰富的组织及参与国际前沿研究的机会,有效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培养
港城大工学院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与多元合作网络,高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服务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工学院学生可以选择副修工程创业,系统培养创业思维、创新思考能力,学习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备商业价值的产品与服务。学院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如“HK Tech 300”等大型创新创业计划,竭力推动初创企业的孵化与技术商业化。目前,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学生及校友已成为超过200间初创企业的核心成员,其中包括106支获得先进科技及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种子基金支持的团队。
国际竞赛佳绩与专利领先
此外,港城大在国际性的比赛中屡获佳绩,例如,在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勇夺33项奖项,包括1项特别奖、5项评审团嘉许金奖、9项金奖、16项银奖及2项铜奖,其中14个得奖团队由工学院研究人员领导,充分印证了工学院在科研与创新领域的卓越实力。港城大亦是连续9年蝉联全港获颁美国专利最多的大学,且是2024年全球获颁美国专利最多百强大学中,唯一入选的香港高校。根据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2024年最新排名,港城大凭借95项获颁美国专利,跃升至全球第32位、亚洲第6位,其中工学院研究人员贡献了56项发明成果。
港城大工学院在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屡获奖项
结语
港城大工学院凭借卓越的科研能力、领先的学科排名和强大的知识转移成效,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奠定其在国际工程教育与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课程介绍
港城大工学院设有5个学系,科研领域涉及建筑学及土木工程、电机工程、材料科学及工程、机械工程及系统工程。工学院提供的课程涵盖的范围广泛,以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专业追求和事业发展的需求。
工学院开设13个本科生课程、10个硕士课程及2个工程学博士课程:
学系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工程学博士课程 |
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 |
工学士(建筑工程) 工学士(土木工程) 理学士(建筑学及测量学)
|
理学硕士(建造管理) 理学硕士(土木及建筑工程) 城市设计与规划学硕士 建筑学硕士
|
电机工程学系 |
工学士(电子计算机及数据工程学) 工学士(电子及电机工程学) 工学士(资讯工程学) 工学士(微电子工程学)
|
理学硕士(电子资讯工程学) 理学硕士(多媒体资讯科技) |
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 |
工学士(材料科学及工程)
|
理学硕士(材料工程及纳米科技) |
机械工程学系 |
工学士(航空航天工程) 工学士(机械工程) 工学士(核子及风险工程)
|
理学硕士(机械工程学) |
系统工程学系 |
工学士(智能制造工程学) 工学士(创新与企业工程学)
|
理学硕士(工程管理学) 理学硕士(智能半导体制造) 工程学博士(中文) 工程学博士学位(工程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