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联合培养是高等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路径,有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跨校共享与优势互补。对于尚未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地方高校,联合培养还能为申硕与自主培养储备师资、积累经验,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然而,在校际联合培养推进过程中,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制约其优势的充分发挥。
立足潍坊学院,与山东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协同,依托多年联合培养实践,我们系统构建了“以需定题、跨界共导、数智赋能、浸爱守护”的“四位一体”全链条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协同育人为核心,分别从理念、方法、工具与保障四个维度,对课题与实际需求脱节、导师协同不足、优质资源难以整合、学生归属感不强等共性问题开展系统攻关,提出了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以需定题”紧扣区域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行业与地方战略精准选题,通过“行业出题—校企选题—师生解题”的项目化机制,实现科研方向与社会需求的高匹配度。
“跨界共导”依托多导师制,构建跨单位、跨学科、跨领域的联合指导机制,推动科研与应用双向驱动,形成学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并重、创新与转化并行的培养生态。
“数智赋能”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平台,打通资源共享通道,提升科研管理与过程监控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促进优质教学与科研资源的高效配置。
“浸爱守护”强调全过程人文关怀、心理支持与职业引导,建立“学业—生活—就业”三维联动服务体系,增强学生的学术归属、价值认同与社会责任。
模式实施以来,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跨界协作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建成面向社会预约开放的省级科研平台与虚拟实践平台,完善多处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毕业率保持在100%,毕业生满意度持续提升。学校由此形成一套涵盖需求导向、协同育人、数字支撑与人文关怀的系统化培养新范式,呈现体系完整、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可复制可推广等特征,对产教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