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快讯>正文

启智“双减”——田野课堂,秋日拾穗

时间:2025-10-11 15:34:47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秋风送爽,金色的稻浪已归于平静,大地留下了一片片收割后的斑驳。今天,我带着一群三年级(1)班的孩子,踏上了这片刚刚结束丰收的稻田。我们的任务很简单,却也很不平凡——拾穗。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他们小小的身影,在广阔的田埂间,像一群专注的寻宝者。起初,他们或许只觉得新奇有趣。但当他们弯下腰,小心翼翼地从泥土中捡起那一株株被遗落的、沉甸甸的稻穗时,我希望他们能懂得,我们拾起的,远不止是金黄的谷粒。

  我们拾起的是“敬畏”。我让孩子们轻轻抚摸那粗糙的稻叶,闻一闻泥土混合着稻谷的芬芳,观察一粒米是如何被坚实的谷壳包裹。我告诉他们:“我们每天香喷喷的米饭,就是这样一株一株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从一颗种子到满仓粮食,需要阳光、雨露、泥土和农民伯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这一次弯腰,是对自然的馈赠和劳动者的汗水,最直接、最真诚的致敬。

  我们拾起的是“传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他们早已朗朗上口的古诗,在今天,终于从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充满泥土气息的现实。我们仿佛在进行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与古代的农人,与我们的祖辈,共同体会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与艰辛。这份对粮食的珍惜,这种勤俭的美德,就像我们手中的稻穗,被我们实实在在地接过,并将在心里深深扎根。

  我们拾起的是“珍惜”。当孩子们把一小把稻穗聚拢在手心,会发现它们多么来之不易。有孩子惊呼:“老师,我捡了这么久,才只有这么一点点!”是的,一顿饭的背后,是成千上万次这样的弯腰。这种亲身体验,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从今以后,当他们端起饭碗,或许会想起今天在田间的这个下午,会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从而对每一份食物,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爱惜。

  我们拾起的是“视野”。教室,不止在四方墙壁之内,更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这堂“田野课”,让孩子们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感知生命。他们看到了蚂蚁在稻梗间穿梭,听到了远方鸟儿的鸣叫,理解了收获与舍弃、圆满与残缺。这份来自大地的智慧,将滋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懂得感恩、内心丰盈的人。

  金色阳光下,孩子们的小手或许沾了泥土,小脸或许挂着汗珠,但他们的眼睛格外明亮,手中的袋子里装着他们宝贵的“战利品”。那不仅仅是几束稻穗,更像是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愿你们从此懂得,我们碗中的寻常,凝聚着多少不寻常的辛劳。这一次拾穗,我们为遗落的粮食完成了最后的归仓,也为纯净的心灵,完成了一次最饱满的播种。(芳溪镇中心小学 何媛 汪心怡)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