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如何运用创新技术为特殊群体排忧解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青岛理工大学智能先锋队的王家豪、范成璇、李夏榕、马业鑫、信事成五位同学,在指导老师潘福全的引领下,凭借一款智能语音交互导盲杖,为老年视障人群的出行带来了全新希望。
这款智能助行设备是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深度融合超声波传感器、高精度GPS定位模块与AI语音交互系统三大核心技术,构建起全方位出行保障体系。

队伍研发人员在潘福全老师的指导下在残疾人通道上初步实践
针对老年视障人群出行时对路面状况的担忧,超声波传感器化身“敏锐的探路者”,实时扫描周边10米范围内的路面环境,毫秒级识别台阶、坑洼、障碍物等潜在风险。一旦发现危险,握柄处的多级震动反馈立即启动,距离越近震动频率越高,让用户通过触觉就能直观感知危险方位。
AI语音交互模块则是贴心的“出行伙伴”,它能以清晰易懂的方言或普通话实时播报“左前方5米有障碍物”“请注意右侧台阶”等提示,彻底打破视觉障碍的限制。高精度GPS模块结合离线地图数据,支持室内外无缝定位,不仅能规划无障碍最优路线,还能精准播报导航信息,实现“看路 + 指路”一体化服务。

小组成员前往参加助残文明活动,进一步了解当下视障老人或年轻人对于导盲产品的迫切需求
新增的高清摄像头与图像识别算法更是解决了视障人群过马路的核心难题,精准捕捉红绿灯状态并同步语音告知。
这款智能语音交互导盲杖聚焦老年视障群体出行安全与自主需求,以科技手段填补传统助行工具短板,既响应了科技助残的社会倡导,又精准切入银发经济市场痛点,让老年视障人群出行更安全、更独立,切实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参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