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当代教育学家曹雕给自己的妻子讲诗经里的爱情故事

时间:2016-11-24 09:29:02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当代教育学家曹雕在湖北孝感

  我是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的,就读中文汉语语言,上大学时喜欢读诗,尤其喜欢读古代的爱情诗。我读《诗经》中的爱情诗,感到理解很困难。我想,像我这样苦读都不理解,那些泛泛而读的年轻人中有几人能真正读懂?我于是就想写一本书,书名暂定为《诗经里的爱情诗》。我计划把原诗中所有的生僻字都按意思改成今天的常用字,让更多的学子能读懂,能喜欢。

  我首先做了个示范,把诗经中的《邶风-击鼓》进行了改编。《邶风-击鼓》的原文为: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邶风-击鼓》改编后就成为:

  击鼓咚咚,踊跃练兵。家人筑城,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我久不归,忧心忡忡。

  哪找我营?哪找我马?找来找去,就在林下。

  死生聚散,与妻有约。执妻之手,与妻偕老。

  分别太久,想死我啦。回家无期,信心没啦。

  我让我的学友看,学友看了都说好理解,读起来很轻松。于是我就洋洋得意起来,废寝忘食,继续改编了诗经的约三分之一。一天,我拿着改编过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的文稿去请教被誉为古文专家的某老师。我老老实实说明了我的用意,希望能得到某老师的支持,结果,却遭到某老师断然的否决。我于是自信心一落千丈,把文稿付之一炬,写书的打算就此作罢。我改编诗经爱情诗的文稿虽然烧了,但诗经中真挚爱情的火苗却继续在我心中燃烧,从初恋到结婚,持续地为我的爱情生活加温。我结婚后仍然喜欢阅读诗经中的爱情诗。一天,我在家里背诵诗经里的《邶风-击鼓》:……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妻(妻子已在1999年11年9月逝世)听见了,问我:“你读的是什么呀?怎么吱吱吱吱像 老鼠叫!”

  我说这是诗经中的爱情诗,讲的是古代的一个爱情故事。妻一听是爱情故事,就来了精神,说她很想听听。

  妻在与我恋爱的过程中,曾经找过很多古代的爱情故事,一有机会她就给我讲。什么牛郎织女呀,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呀,她硬是用那些耳熟能详的爱情故事把我打动了。现在,她要听我讲爱情故事,我当然乐于效劳了。

  于是我就这样给她讲:在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成天打仗。有一个小国要与邻国打仗了。因为国小,每逢打仗要全民动员。有一个新婚不久的男子,名字叫伯虎,被征召入伍,参加军训,他的父、母、妻、弟(仲马)则参加修筑城墙的劳动。该男子随军南下,打败了陈国和宋国。有一次在行军途中,他因为想家掉了队,他不知道他的营地在哪里,更要命的是,他在路边的石头上打了一个盹,醒来就不见自己的马了。他找呀找,最后总算在小树林里把马找到了。由于掉了队,他就更想念自己的家,更想念他的妻子。他想得实在不行了,就自己编了一首歌,一路走,一路唱。后来,他又把这首歌刻在他的竹盾牌上。可惜,这个男子不久就人困马乏,饿死在寻找营地的路上了。不久,伯虎的弟弟仲马被征召入伍。仲马在征战中碰巧捡到了伯虎用过的盾,上面有这首歌和伯虎的名字。于是仲马就在打仗的间隙唱伯虎的歌……

  这首歌后来被采风的官员收集到了,并被编入国风中了。这首歌最初就叫《伯虎歌》,被后人改来改去,就改成《邶风-击鼓》了。

  我问妻:你想不想听听这首歌?妻说想听。于是我就把这首歌译成白话文,并且,用连故乡的老鼠都想听的上党腔,为妻子演唱起来:

  战鼓擂得咚咚响,

  战士踊跃操练刀和枪。

  父老妻子都在修城墙,

  唯独我从军上战场。

  我跟随将军孙子仲,

  先后把陈国与宋国平定。

  往来征战时间长,

  我忧心忡忡想家乡。

  我不知哪里是我的家,

  到哪里能找到我的马?

  我到处找啊找啊,

  原来是在荒野的树林下。

  生死聚散使人愁,

  与妻发誓仍在喉:

  今生永远把手拉,

  永不分离到白头。

  没想到分开这么久,

  让我声声叹息直摇头。

  凯旋回家遥无期,

  我的妻啊莫把信心丢。

  我反复唱了好几遍,直到妻完全理解为止。特别是末句“我的妻啊莫把信心丢”,我就是说给自己妻子听的。因为妻子当时对我能不能与她白头偕老,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我让她不要失去信心。妻对这个凄美的故事感慨不已。她含着激动的泪水问我:“那句老鼠叫怎么读?”

  我说:“那不是老鼠叫,那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只 是伯虎的愿望和誓言,可惜他没有实现。我不是也跟你发过誓吗?我要‘拉住你的手,与你白头偕老。’我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妻这回听懂了,开心地笑了。但她仍故意说:“你不是在骗我吧!你那么潇洒,那么花心,能守我黄脸婆子一辈子?”

  我说:“总有一天,等我们的头发都花白了,我再与你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就不是戏言,而是现实了。”

 

  作者简介:曹雕,男, 1961年 6 月 17日生,湖北武汉人,汉族。武汉大学中文学士,海南政法学院法律硕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硕士,美国哈佛心理学系博士后。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学院社会心理学博士生导师,美国波仕顿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座教授,社会科学心理学者,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心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朮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卓越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协会员、中国书法协会员、中国摄影协会员等;同时,兼任湖北朝阳红康复休闲养老院董事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