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资深班主任初一新生十点建议

时间:2018-09-01 12:51:33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教师简介:张淑英,秦皇岛市第七中学物理教师、班主任。有着“河北省最美教师”、“河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秦皇岛市优秀教师”、“秦皇岛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的她,29年来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开学之际,她想给即将开学的初一新生一些小的建议,希望她们能顺利度过小升初的过渡期。

  1、要适应学科数量的变化

  初一,孩子的学习内容由小学的3大主科变为7科,任务突然增加,一定要学会适应,尤其是所谓的副科,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每天也要简单复习一下,都等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前复习是来不及的。

  2、要适应老师讲课节奏的变化

  小学课程较简单,一个知识点老师会反复讲、反复练,考前复习量也小。初中课堂知识容量骤然增大,知识点变多,所以学生要紧跟老师思路,绝不能“掉线”,要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消化,以能轻松完成老师作业为课堂听课效率的标准。

  3、要学会高效快速地记笔记、完成作业

  有些学生小学时养成了边玩儿边写作业的坏习惯,写字速度慢。在小学时,这个弊端可能还没完全显现出来,但到了初中,孩子可能课上记不全笔记,作业用时太长,劣势就一点点暴露出来,写的越慢学的越少,跟其他孩子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4、要学会利用零散时间

  除了利用好自习课的时间外,学生还要利用好早晨、中午上课前的时间和课间的零散时间。可以用这些时间完成一些作业,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晚上写作业的时间。节省出的时间,建议学生用来复习和预习。

  5、要懂得课后延伸做题

  很多孩子在课堂上听得很明白,家长问起也回答“会”,但就是一考试成绩总上不去,只有七八十分,原因就是:在应试教育下,只完成老师的作业是不够的。因为,作业的内容只涵盖最基础的知识点,考试却会考一些延伸的知识。更何况,就算是做过练习的题目,由于孩子练习遍数不够,熟练程度不高,在考场上时间紧迫、压力大的环境下,也可能忙中出错,考不了很高的分数。所以,建议孩子每天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要做适量的课外题,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学科。

  6、要做好单元检测和复习巩固

  有些学生平时测验考试分数还可以,一到大考就不行,这是由于没有注意知识的巩固和衔接,做习题时做对了,不代表真正懂了,即使懂了,也不代表当跟其他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考查时,也能前后联系上,并且处理得当。所以,定期复习之前的知识,看之前的错题,尤为重要。

  7、注意语文学习的积累

  有些孩子从小到大阅读量少得可怜,语文成了老大难,特别是在一些男生的身上,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所以,要趁着初一知识量和课业不太重时,多读一些书,尤其是老师要求的名著等必读书目,要沉下心来读。由于课业负担只会越来越重,初二增加物理学科,初三增加化学学科,所以,初一是最佳积累文科素养的时机。

  8、力争各科目齐头并进

  初一开始,一旦学生哪科出现问题,要赶快弥补,赶上来,亡羊补牢为时还不晚。否则,孩子对这一科产生了畏难情绪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越来越没兴趣,最后就会彻底排斥这个科目。

  9、家长要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成绩,不要等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后再去想着跟老师联系,那时候孩子可能已经落下很多知识,再追赶起来就会非常吃力。

  10、物理学能力要从初一开始培养

  身为物理老师,最后谈谈物理。物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初二后,会让很多学生头疼。因为,物理要想学好,既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力学、电学常识,又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各位家长要多让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比如多仔细观看自行车,多了解家用电器的构造,多玩儿一些航模、车模,并且提高数学运算能力,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初二物理的到来。

  最后她想对家长说:初一阶段家长要多拿出时间和经精力引领孩子顺利完成小升初的过渡,让孩子步入正轨,等成绩稳定下来后,家长再慢慢撤出。家长不能完全指望老师,因为一个班的学生很多,初中的管理方法跟小学又不完全相同。学生要开始走向自立学习的阶段,老师更多地会引导学生们自学和互助式学习,逐步向高中和大学的完全独立学习过渡。所以家长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天天玩儿手机、打麻将,也不要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只骂一顿就又撒手,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陪伴,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马上就要到十一黄金假期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正好利用时间,把开学来出现的问题总结一下,对今后的学习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教育孩子是一个技术加艺术活儿,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考证”就可以上岗的职业就是家长。所以,家长不要掉以轻心,要不断学习,成为孩子的榜样。

  张老师邮箱:1198661697@qq.com ,家长同学如还有问题,可发邮件给张老师。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