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政者有其为 市民梦还会远吗

时间:2018-09-11 16:59:58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一点思考

  没有惊人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

  前一段,老师在讲习近平总书记改革重要论述时谈道:农民工市民化是下一步改革的“牛鼻子”。当时,还不太理解。直到这两天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写于2005年的《以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有效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一文,才豁然开朗。文章讲了八个方面:一是着力做好本省农民工的工作,使“农者有其地”;二是“新温州人”等称谓的出现,使“来者有其尊”;三是及时足额兑现劳动工资,使“劳者有其得”;四是兴建一批“安心公寓”,使“工者有其居”;五是扩大政府的公共服务,使“孤者有其养”;六是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使“优者有其荣”;七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使“力者有其乐”;八是壮大工人阶级队伍,使“外者有其归”。文中特别提到:要不断深化上述八个方面的实践,关键还在于“政者有其为”!真是醍醐灌顶,这篇十多年前的文章早讲清楚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举足轻重!它既是共同富裕政治理想的根本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升级转型的必然趋势;既是发展成果惠及农民的重要方式,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就是改革的导航仪、晴雨表、风向标。

  这篇文章真是洞见症结——政者有其为,才是至要中的至要,根本中的根本。因为,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比想象中严重得多:首先,农民工作为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存在诸多缺陷,比如农民工就业的限制明显多于都市人,有些岗位毫不客气地将其拒之门外;其次,城市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明显“低看一眼”农民工,比如在购房、医保、子女读书等方面,多数地方还是没有一视同仁;再次,部分城市居民的偏见也构筑了一条鸿沟,比如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就会抢饭碗、占板凳、分资源;此外,文化素质的差异也导致农民工难融入城市,比如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常常与都市人产生隔阂。而根据有关方面的测算,2015—2020年,广州市解决150万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的费用约1490.7亿元,平均每位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约9.9万元。想想看,这么多的困境、这么大的成本,谁来破局?谁来承担?谁来谱新篇?只能是政府、为政者!记得习近平同志2007年就说过,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就读为主”的原则,创造一个平等、良好的教育环境。为什么要强调“全日制公办学校就读为主”?就是要政府有担当,不能仅靠市场化的“民办学校”来担责。

  其实,这篇文章还给我们绘就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能做好那八个方面,农民工市民化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当下,我认为在“有序”的前提下,最急需的是“敞开三道门”逐步把“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大门向农民工敞开。住者有其居,这是在一个城市扎根的基础,也是有尊严奋斗的体现。没有居、没有屋,那只能叫漂泊。近20年来,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我国不少城市兴建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事实证明,较德焯勤,很得民心。农民工也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是不是也应该享受廉租房呢?是不是也应该允许他们购买经济适用房呢?政府应该有这个决心和诚意,让农民工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一些发达城市,还应该尽早考虑放开农民工购买商品房的限制——打击炒房不该殃及农民工。住房是农民工的定心丸,有了住处就会考虑定居,这是市民化的关键一步。

  尽快把“全日制公办学校”的大门向农民工子女敞开。这些年,农村留守儿童的悲剧一次次上演,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也饱受质疑……教育权利的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农民工的子女理应同城里的孩子一样受到好的教育。地方政府要千方百计加大对公办学校的投入,鼓励其想方设法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给予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权利。对于在城市读书的农民工子女,还要允许其在居住地办理学籍,而不是“读书在城市,学籍在家乡,两头都不靠”。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入学这个大问题,会为市民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早日把社保的便利之门向农民工敞开。前些年,一些农民工考虑到自身经济压力比较大,所以在城市参加社保的意愿比较低,部分企业也以此为由不给农民工买“五险一金”。近几年,国家采取强制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参保问题。但社保使用过于烦琐的问题依然存在,社保卡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通用,需要“提速”解决。特别是农民工医保的问题,要区别对待、重点考量,否则就会出现农民工因病返乡、因病致贫。这方面,可以考虑专门设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以保障农民工及时就医,为市民化扫清路障。

  当然,农民工市民化千头万绪,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共同场域形塑共同习惯,共同习惯形塑共同场域。因此,市民要与农民工热切互动、政府要与农民工畅顺沟通、市民要与政府无缝对话,逐步形成“一家人”共有的城市特质、气质、素质。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一起奋斗吧,愿那乡愁在,愿那市民梦不再远……

  (作者:李宜航系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学员,羊城晚报社副社长。原载:学习时报)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