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高端人物
  •   今年中秋节,陶汝琴没有回家与父母团聚,而是约了6个小伙伴,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湖南省炎陵县龙景山麻风病康复村。这是陶汝琴自大一以来,第10次进麻风村了,也是第7次去龙景山。   陶汝琴是湖南商学院
  •   痴迷地图35年,讲授地图26年,在地图世界里,他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朱良:地图人生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副教授朱良的办公室,就是一个地图世界。高毅哲 摄   每学年初,朱良都会举办地图藏
  •   “农民的夸奖是最高的褒奖”  ——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  今年秋分小麦播种时,山东省滕州市级索村老支书王其金,望着金黄的田野,久久沉浸在老朋友余松烈的离世之中。“每到这个季节
  • 广州大学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都叫她“李妈妈”——李敏:亦师亦友 亦姐亦母  广州大学学生木拉提对自己辅导员李敏的依恋比对亲妈还深。与女朋友确立关系前,他先征求李敏的意见,“李妈妈不反对,我才开始谈”。今年
  • 张秉政在运河旁做笔记  如果不是对运河文化的热爱与执着,年近70岁的淮北师范大学张秉政教授的退休生活应该会很闲适。  “每考察一个地方就像进行一场战役,这一仗应当说打得漂亮。”站在北京通州运河遗址旁,张
  • 无论作物生长还是青少年的成长,都遵循同样的规律邓秀新院士:顺境出产量 逆境促品质  谢婷婷制图  从懵懂的乡野少年到“柑橘院士”,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邓秀新在长期的柑橘研究与开发实践中屡有突破。  在他
  •   在今年的第五届“泛海扬帆杯”重庆创业大赛决赛中,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杨成兴的“野夫钓鱼”项目荣获一等奖,并拿到5万元创业扶持金。  连杨成兴也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个获奖的创业项目了。这些年,这名
  • 游走在两种语言文化间——记法兰西学院新任通讯院士、北大法语系教授董强  近日,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得到法国法兰西学院任命,正式成为法兰西道德与政治学院“综合学科”类终身通讯院士,他也是200余年来首位进
  • 师生互爱 彼此欣赏汪曾祺在西南联大②  汪曾祺在多篇文章中提及,联大教授爱才。其实这既是他耳目所接,更有自己的亲身体会在里面。尽管上课比较随便,却“颇具歪才”(汪自称),这让一些教授对其刮目相看,尤其是
  • 派驻泰顺11年 浙大教授汪自强把论文写在大山深处  核心提示:当59岁的浙大教授汪自强出现在泰顺县泰龙茶叶专业合作社门口时,村民们争相上前打招呼。有人握住老汪的手,有人拍拍他的肩膀,仿佛自家兄弟回家一般。汪
  • 扎根山乡的科技“播种者”——记服务泰顺的省科技特派员、浙大教授汪自强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创新举措,旨在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现实难题和培训适用技能,方向正确。一段时间过后,应调研总结,从对象、方法、
  • 程建平履职北师大管理“有一套” 科研“非常牛”  12月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命决定:程建平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组部副部长周祖襄,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沈晓明,北京
  •   “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我有决心也有信心与大家一起在珞珈山下,在东湖之畔,度过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时光。”12月6日下午,在武汉大学召开的教师干部大会上,武大新任校长窦贤康首次“亮相”
  • 残协负责人5年打听,没想到好心人就是一起泡澡的扬州大学普通职工刘忠——寻找“刘老板”  本报讯(记者 缪志聪 通讯员 张继华)近日,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古旗亭社区残协负责人洪维明拄着双拐,来到扬州大
  •   寻找青春榜样  张慧贤:传递正能量的美丽学霸  下午两点的阳光正刺眼,北京化工大学的校园里走来了一位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姑娘,正是准备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的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张慧贤。  这
  • “泥腿子”院士——中国水土保持学科奠基人关君蔚  关君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著名水土保持学家,我国水土保持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水土保持专业和水土保持系,建立了具有中国
  •   “走马观花下去一趟,回来就指手画脚装‘大尾巴狼’!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乱下结论,这是大忌!”在12月8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这堂公开课上,鲁景超院长这句批评学生的话,成为经典,被学生们饱含深情
  • 睿智儒雅的“科学顽童”——追记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兰州大学教授段一士    12月21日17时45分,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兰州大学教授段一士因病医治无效,在甘肃兰州逝世,享年90岁。  “山沟”里研究规
  •   “聪明年轻的一代,只图消费享受,而曾为灵性良心奋斗的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灰心绝望,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空虚。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了。人世间只是争权夺利、争名夺位的‘名利场’,或者干
  • 以“母亲”的名义“青椒”张晓晖十年坚持公益助学    2006年12月6日,为了帮助自己的贫困学生,25岁的河南大学德语系教师张晓晖发起了不求回报的“母亲助学活动”。  如今,“母亲助学活动”已走过10个年头,帮
 42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