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育 > 兴趣心理>正文

幼教人的多元文化视野

时间:2016-11-14 09:09:2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编者按:今年9月,由国家教育部与香港教育局共同合作、教育发展基金拨款资助的“2016/2017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正式启动。据了解,该计划旨在促进两地基础教育的交流及协作,推动校本教研文化的发展,探讨提高教育水平的策略。从本期开始,本报特邀请该计划成员之一、湖州市蓝天幼儿园副园长卞娟娟开设专栏《半月谈·我眼中的香港学前教育》,跟随她的脚步走进香港幼稚园,以她的视角走近香港学前教育。

  香港是一个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地,这座城市最大的特色体现在其既有中国的传统精粹,亦相容西方的文化特质。在香港,除了华人之外,还有比较多的印尼人和菲律宾人,其次还有欧洲人和印度人,另外也有不少英治时期由巴基斯坦及尼泊尔等国被英国征召到香港工作的南亚人。走在街头巷尾,身处车厢码头,你时常会遇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这些被称之为少数族裔的群体,在幼稚园或者幼儿学校中也占到了总幼儿人数的7%,离岛、湾仔、中西区等区域的幼儿园尤为居多。

  同为香港人,但不同民族、族裔、宗教、文化传统的港人,他们的经历不同,价值观、文化认同等也不同。全球化、社会复杂化背景下的香港,各种文化类型的融合与冲突成为一种文化遭遇。任何香港人都不能回避这场遭遇,而应该努力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更加适恰。所以香港的幼儿教师,尤其具备跨跃文化边界的教育视野,懂得在教育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完整图景。

  在我看来,多元文化教育的首要前提是,必须发自内心地具有一种“宽容精神”。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这种“宽容精神”的基本诠释。当我每一天踏入驻校的幼稚园,看到站立在学校门口的校长与教师,用不同的语言向每一个孩子问候,尤其会蹲下身和少数族裔孩子有更多亲切的交谈与安抚时;当我看到局促的课室中开辟的小小一角,为刚入园的非华裔儿童放着他们熟悉的物品或者照片时;当我看到教师工作的案头,摆放着香港教育局编写的两本基本教材《少数族裔儿童之上学、乐学、会学》和《照顾差异促进共融——支持非华语儿童的经验》时,我感受到了这种“宽容精神”体现在每一个日常细节中。

  其次,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了解,保证不同民族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多元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与技能。大多数香港幼稚园半日制的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让非华语儿童可以在更多的家庭或族群时间中,参与民族宗教、学习民族语言和文化。当然,幼稚园的教师们在日常的课程及教学进度中,也有意识地照顾到非华语儿童的民族文化学习需求,比如将印度纹身“指甲花”作为美艺活动欣赏及学习线描画的教学内容等。这对本身就是全科教学的幼儿教师来说,意味着要学习更多其他民族的学科基础知识。但这无疑能增强少数族裔儿童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群体中获得他人的接纳与尊重。

  再者,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引进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成果,必然是立足于本国和民族的文化土壤,努力实现本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香港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将凸显民族文化的教育内容融入到各个领域中,他们通过中华传统节日及其习俗,认识自然节气、了解中华信仰、感知家族观念民族团结、学习人际礼法。为了非华语儿童更好地融入香港生活,以及今后踏入社会,教师们也不遗余力地针对不同族裔的特点,帮助他们学习粤语及中文,了解中华文化与习俗。

  最后,维护和促进多族裔儿童之间的互动,培养孩子在多元文化群体中的人际交往能力,萌发全球意识,促进群性发展,是多元文化教育的最终归宿。当你看到教师刻意的分组是为了增加本地儿童与非华语儿童的交往了解机会;当你读到图文并茂,涵盖“沟通、探问、鼓励、欣赏”四个主题的《非华语家庭沟通卡》是为了借助家庭的力量帮助少数族裔儿童提高交往主动性,你就会更好地理解“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含义。

  教师的视野决定了教育的视野,宽容的、理解的、多元的、开放的、融合的视野境界,就一定能实现“专注自己、关怀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诉求。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