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育 > 兴趣心理>正文

全日制远程教学:点亮边远民族地区学生梦想

时间:2016-12-15 07:42:5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全日制远程教学:

  点亮边远民族地区学生梦想  

  边远、民族地区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战略目标,为民族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近日,为加快边远、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教育部在四川省甘孜州召开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现场会,宣传推广甘孜州教育信息化典型经验。甘孜州教育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是开展全日制远程教学工作,利用卫星、网络技术将城市优秀教师智慧辐射到当地,重塑边远、民族地区教育生态,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重塑教育生态,大山里的孩子实现在家门口上名校

  面对山高谷深、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信息闭塞、学校分散的国情,边远、民族地区教育到底该如何发展?甘孜州教育局原局长嘎绒拥忠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信息化的世界里,没有边远地区。”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甘孜州从新世纪伊始,就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可能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的机遇,大力开展全日制远程教学工作,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这股源头活水引入边远、民族地区,实现了当地学生在家门口上名校的愿望。

  全日制远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通过卫星、网络技术,将城市名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嵌入到边远、民族地区学校的课堂,创造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第二学习空间”,从而实现了城乡学生“异地同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第二学习空间”也称作“拟态环境”或“网络学习空间”,是相对于“第一学习空间”——学校课堂物理教学环境而言的。那么,全日制远程教学是如何构建“第二学习空间”的呢?

  首先,重塑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对学校发展具有前瞻性、引领性作用。远端学校通过与名校合作,重塑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其次,再造教学流程和管理流程。全日制远程教学对学校现有的教学流程与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同时、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城乡学校的一体化教学和管理;再其次,进行“双师制”教师队伍建设。全日制远程教学采取“双师制”教学,由名校优秀教师引领远端教师发展;最后,与城市名校形成发展共同体。

  目前,全日制远程教学已经覆盖了云南、四川、重庆等省市的500多所学校,创造了高中同时在线学生近5万人、初中录播学生4万多人、小学植入式学生6万多人,让边远、民族地区100多万名学生和6万多名教师受益。

  激发自信,提升素质,从文化上塑造一代新人

  全日制远程教学为边远、民族地区学生开启“健康成长、实现梦想”的幸福之门。为进一步了解全日制远程教学对远端学生的影响,我们于2014年底对来自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5省市11个地市28个县中开展全日制远程教学的边远、民族地区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抽取2121名高三远端学生、218名高三教师、42名校长和321名学生家长。

  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学生来自农村,8.8%学生来自镇,23.2%学生来自县城,而只有4.5%的学生来自城市。在这些学生中,59.8%的学生家里没有电脑、笔记本等信息工具,这与电脑几乎成为城市居民家庭标配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参加网班的主要动机是:“想取得好成绩,考上更好的大学。”那么,全日制远程教学是如何实现边远、民族地区学生的梦想,改变他们的命运呢?

  与城市名校学生成为同学,激发远端学生的自信

  全日制远程教学创造的“第二学习空间”,让地处遥远的远端学生与城市名校学生成为“同学”,一起接受优质的教育,这对远端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激励,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信。调查结果显示,52.2%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信心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一位考入北京大学的网校学生激动地说:“网校为边远、民族地区学生与城市学生同等竞争提供了条件,激发了我们的梦想和自信。”

  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边远、民族地区学生主宰和战胜其命运、迈向成功的首要条件。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尔曼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光靠改善物质条件等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将其放到社会经济平等的背景上,改变学校学生的构成。因为正是弱势群体对受教育结果的期望,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状态,造成了教育机会的实质不平等。

  树立学习标杆,向名校学生偶像学习

  调查显示,在学习过程中,58.1%的远端学生表示经常与同学谈论表现比较出色的“同学”,甚至,有59.6%的学生已经把他们当成了自己学习的偶像或榜样。“偶像崇拜”是青少年自我确认、自我实现的重要手段,具有感化、指引、激励和目标推动等作用。远端学生通过对偶像言行举止的观察、了解,对名校的价值追求、文化和制度的内涵有了具体化、人格化的理解,从而,对他们自身产生重要影响。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上帝并不偏爱名校的学生,而是他们比自己更刻苦、更加努力。”调查结果显示,54.5%的学生认为,名校的优秀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斗志;63.2%的学生认为,他们从名校学生身上找到自己的学习差距;57.6%的学生认为,他们从偶像身上学习到许多新的观念和知识。

  大幅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许多教师反映,远端学生与名校学生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于综合素质较差,像缺乏自信心、意志力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等。全日制远程教学有效地改变了远端学生的素质状况。据统计,52.3%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信心有了大幅度提升;67.9%学生反映自己的意志品质得到了良好的培养;67.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较大提高;62%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57.1%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2/3的教师认为,远端学生在自信心等综合素质方面有了大幅度提高。

  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通常远端学生适应全日制远程教学模式都会经历新奇(1-2个月)、迷茫(3-6个月)、逐渐适应(6-8个月),到得心应手(10个月左右)四个阶段。调查结果显示,经历过这四个阶段以后,有47.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了;62%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与名校学生的成绩差距同两年前相比缩小了20分以上。从2005年至2016年,全日制远程教学已经毕业的12届学生中,先后有30名学生考取北大、清华,还有许多学生考上了全国知名大学。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塑造一代新人

  文化的功能是教育人、塑造人、熏陶人,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根本上来说,边远、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是文化上的超越。受“文化贫困现象”的影响,一些贫困地区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牵制了他们的思想、禁锢了他们的手脚。全日制远程教学通过“课前3分钟,分享感受”“课间10分钟”,以及远端学生到名校“留学”等活动,让远端学生沐浴在现代文化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经过两年多的学习,69%的学生认为,自己比以前更加了解现代文明,增加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边远民族地区教育找到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

  全日制远程教学让边远、民族地区学校教育驶入了国家“信息高速路”,实现了快速发展。正如康定中学陈军校长说:“全日制远程教学让民族地区学校的发展由县乡级公路一步跨上了国家信息高速路,这种带动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无法达到的。”据了解,高达89%的学生、85.7%的教师和95.2%的校长认为,全日制远程教学是目前民族地区学校学生与城市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而87.8%的校长、76.5%的教师、89%的学生和84.4%的家长认为,全日制远程教学对促进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十分有效。全日制远程教学比较好地回应了当今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些根本性挑战,有可能深刻地改变我国边远、民族教育的格局,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作者:张杰夫 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5日第8版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