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产业>正文

一篇文章解决你不能进步的问题

时间:2016-12-09 17:07:32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如果要评世界上最让人憋屈的事情,我首推这条:

  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时间倒推三十年,那个时候最让人不甘心的事情会是没有知识、没有书籍、没有信息、没有好东西。所以那时候的人会认为自己吃的最大的亏是没有好的知识可以让自己知道,是自己得不到好的教育。我妈就经常对我说:“我那个时候是没有书可以读啊。” 没有足够的资本去获取这些东西,是那个时代的痛。

  现在想要获取知识可比当时容易多了,然而事情好像并没有向着我们希望的那个方向发展。我们很多人知道了很多事情,懂了很多道理,会背诵很多名言金句,但生活还是没有丝毫起色。

  书架上有很多书,《影响力》、《细节》、《经验的疆界》等,每本书都是大名鼎鼎的神作,甚至我们每天还会看大量牛人写的文章,但我们的生活就是没有丝毫的起色,我们的思想就是没有获得解放,我们就是没有获得财务自由。今天还是和昨天一样,这种难受,就像阿里巴巴站在宝库前却突然忘记了门是声控的,不仅憋屈而且焦虑。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的书,懂了那么多的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一项生存本能 —— 攫取。

  从基因上看,我们和当初匮乏时代的人类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因为匮乏时代的生存所需,我们本能上会想尽可能多地获取资源。这个本能在匮乏时代帮助人类生存,但在现代社会却让许多人类尝到了信息过载的苦。

  每次出现一种新知识、新方法、新心理学套路,我们的第一欲望都是将其收拢过来,看看那是个什么东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重于攫取,却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毫不在意。

  要切身体会这种情况,我们只要看看微信里收藏的那些文章就行了:那些我们收藏起来决定多次阅读好好吸收其营养的文章,我们之后有去读第二遍吗?有去完全地理解其含义吗?有去用那些知识改变自己吗?

  反正我是没有。

  在我们的生存本能的影响下,我们对于知识的处理是这样的:拿过来,装模作样地看一遍,然后装模作样地告诉自己和周围的人自己在给自己的大脑 “喂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来想想着其中的逻辑:我们读书读文章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读过很多文章,知道很多东西罢 —— 真真实实地让自己变得更好才是我们的最终追求吧。那么我们就需要从追求装模作样地知道某些东西变成真真实实地掌握某些东西 —— 即使你只是将一种知识给完全消化吸收了,也比只是肤浅地知道一百个知识要来得强。

  因为这两种行为根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

  我们需要知道,阅读本身除了带来愉悦精神之外并没有多大价值。阅读真正的价值在于后期你因为阅读产生的思考和思考后产生的行动 —— 能够真的让你自己发生蜕变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内容本身。

  换句话说,阅读的终极目的是将好东西内化,让知识变成自己思维里驱动改变产生的组件,如果只把知识作为挂饰放在别人能看得到而自己汲取不到力量的地方,那愚蠢简直就是无可救药。

  可如何让知识转化为一种改变的能量?

  如果把 “仅仅只是知道” 比作起点,把 “知道并且能够做到” 比作终点的话,那么从起点到终点的这条路就是前进的方法。

  当然,在真实上路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个世界的知识你并不能穷尽。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信息就是过载的。

  根据二八原理,其实生活中最重要的知识只占全部知识的两成,而这两层知识就能解决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去甄别、挑选那些数量极少但却极其重要用处特别广的一些知识,然后将其内化。

  比如说:逻辑、表达、统计、倾听。当然对于不同的职业身份还会有不同的极其重要的知识要求,这个特殊的知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接下来我会讲述我在 “知道做到” 这条路上的找到的最小阻力之路:

  首先,要多次阅读,反复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句话读不懂的时候就多读几遍,一篇文章看不懂的时候就多看几遍甚至朗读背诵。当你能将文本内容在大脑中无障碍地运行的时候,文本的内涵也就会一点点浮现出来。

  其实这很好理解:文章、书籍在编写的时候并不是完全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结构来排列的,所以需要通读整本书一遍后才能大概知道作者要讲什么,然后再去读才会显得没有阻碍。

  退一步说,即使一整本书都是按照最容易理解的结构来进行叙述的,你也需要经常性地去对照这 “核心思想” 才能更加深层次地理解书本要表达的内涵。就像走夜路一样:核心思想是一盏灯,你有路况看不真切的时候用 “灯” 照一下试试,没准就知道那个地方的 “地形” 是什么样子了。

  其实我就经常这么干,尤其是看一些哲学著作的时候:当我遇到看不懂的地方我就读它个几遍,再不行我就大声朗读起来或者干脆放下一段时间让大脑回个血再来理解。要是还不行就先放过,等理解了整本书的内涵之后再回过头读我读不懂的地方。

  其次,多角度阅读,多角度理解。理解一个东西我们可以将其看作登上一个高山,然后 get 到一些我们本来没有的东西——从大脑里没有某个知识到拥有某个知识这个过程就是 “见识海拔” 升高的过程。而登山除了我们之前走的那条道是不是还有另外的道路 —— 当你从另外的道路登上这座山的时候是不是会看到这座山的其它部分,从而你对这座山的全貌会不会有一个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

  知识也是一样:当你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高人那里知道同一个思想的不同理解,你自然会对某个知识有更加全面且深刻的理解,从而摆脱 “平面化” 的理解达到 “立体化” 的理解的境界。

  我当初在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时候就是死活不能得其精髓,字面意思我都能理解,积极主动嘛 —— 不就是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多干一点少说一点嘛,但是我就是知道,我没有掌握这四个字真正要说的东西。

  我开始真正理解这个东西的时候是我接触佛家思想的时候:佛教里讲因果。因果这东西指的不是我们所想的听天由命,不做反抗,随波逐流,恰恰相反,因果这个东西要表达的恰恰是要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一切事情,然后在最后的结果上不抱有执念,所谓的 “尽人事,安天命” 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的 “顺其自然” 并不是指两手空空,什么都不做,而是指倾尽一切努力,最后结果 —— 不强求。在这之后我又在《论语》里面找到了相同的注解: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什么意思呢?就是积极主动的意思:君子啊,不管任何事情都着眼于自身,去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 最后达到改变世界的结果。而小人呢,一天到晚都在埋怨环境,希望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然后自己的目的就可以达到了。

  是这样之后我才真正理解史蒂夫·柯维到底在讲什么东西,当然对于我来说,我还是最喜欢最后一种注释。咱们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在大脑里运行起来也更有感觉一点。

  最后,将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训练。这是三连扣里最重要的一环,训练。前两项对于某个知识来说都只是加强对于它的理解,是属于输入这个环节的,而掌握一种知识最厉害的手段就是 “输出”,大白话一点就是 “用”。

  这个真相真的是很反直觉的:对于一个知识的掌握竟然不在于你对于这个东西的理解情况,而在于你对于这个知识的使用情况。我想其诧异程度不亚于你知道一本书是由读者来进行指导,而作者只是个捉刀之人的程度。可事实呢就是这样,可事实呢真的就是那么地反直觉,可事实呢就是这么令人诧异。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由存储记忆和提取记忆两个模块组成的。存储记忆就是不断地把东西一遍遍地刻在脑子里形成的记忆,提取记忆即是把存到脑子里的东西提取出来输出到外界所形成的记忆。记忆形成,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存储记忆的强度基本不会变弱,它只会不断变强,而提取记忆是用一次强一次,而长时间不用就会退化。知识的内化就是这个原理 —— 当你不断地使用它的时候,提取记忆就会越来越强,越用越顺手,直到最后这个知识点就好像变成了你的某个器官一样,完全地受你驱使,并且是灵活地受你驱使。

  对于这个 “用”,我们还需要明白另外一个点: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用它。就像英语单词的掌握一样,你要熟练地掌握一个单词就是需要在不同的文章里遇到它,你要熟练地掌握一个单词就是需要在不同的语境里熟悉它,你要掌握一个单词就是需要在不同的文章里将其写出来。

  如果你想的是既然是输出嘛,那我把这个单词写上个一百遍不就行了,试过的人都知道,这对于真正消化这个单词来说是没有用的。你需要在不同情况,不同路径下进行知识的输出,甚至你需要在被折腾的情况下进行某个知识点的输出。

  大量练习进行输出乃至能够熟练运用某个知识点之后,你会发现一个特别让人惊讶的事情:自己对于那个知识点的理解竟然加深了。其实这个东西就像吃苹果一样,别人和你说苹果是什么滋味,是甜是酸,是脆是酥是没有用的,你还是不能体会苹果是个什么味道,对于苹果滋味的领悟是需要你真正去咬过一口才会理解的,哦,原来苹果是这个味道的 ——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

  作者简介:

  边旭力,宁波大学大三学生。热爱写作,持续写作九个月时间。热爱跆拳道,修行跆拳道三年时间。坚信学习的力量,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 希望用写作的方式改变周围的人,改变世界。

  校订:吴巍、姚色丰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 ▲

  一句话,一张图

  新生大学精选文章,建议你也读一读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相应文章)

4.gif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