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作用是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因此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上一直走在各类图书馆前列。在数字资源的采购上很多高校馆的经费已经和纸本书等同,甚至有超越纸本书采购经费的趋势。但是图书馆购买的这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数据库真正的利用率是多少,恐怕很多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存在着疑问。一方面,花这么多经费购买回来的数据库,图书馆当然是希望它们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因此也采取了很多宣传和培训的措施,比如很多高校馆都会举办一些检索培训,但是最终的收效却甚微。另一方面则是高校馆的这些用户尤其是教师们又普遍反映,这些数据库检索起来太不方便,不如去百度去谷歌来得便捷,因此学校的很多一线老师在备课上参考的主要还是教材,有些教材可能配一个光盘,还有一些教师可能会将一些自己的科研成果放在里面,或者到国外搜索有关的PPT翻译过来,而百度或者谷歌依然是他们找资料的重要途径。百度上能找到多少用于教学和科研的东西?其实,图书馆完全可以做得比百度、谷歌还要好,因为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资源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而且都是有价值的权威的学术资源。
为什么图书馆的这些数据库无法真正得到充分的利用?图书馆有苦衷,教师和学生们也有苦衷。记者在采访中就发现,很多学生反映,“图书馆的数据库是不少,比如一股脑就给你一两百个数据库清单,我怎么知道我要找的资料在哪个数据库里,资料对应的名字也不一样,各数据库分类法也不一样,检索方式也不一样。有的数据库有三四个高级检索的输入栏,我都不知道该输入什么。”老师和学生关心的是如何快速获得自己所要查询到的知识,而不会去关心检索方式和检索技巧。可以说正是数据库之间各自独立的检索方式等问题将教师和学生挡在了图书馆数据库的门外。
很多高校馆也注意到了此问题的存在,一些有经费和技术支持的高校馆也在进行相关的数据库整合,希望能通过一站式检索,知识发现等方式来化解这种尴尬的局面,让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而图书馆自己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只能借助第三方,比如数据厂商的支持。据了解,方正阿帕比目前推出的一款产品———学知课堂在线学习平台,旨在解决这一困境。学知课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数据库,而是一个师生在线学习平台,它以教师的教学大纲,学生的课程表作为主线,定制各个学校的学院、系、专业、课程的安排,将图书馆的几百个数据库内容重新按照课程的维度去组织。学知课堂在线平台融入了统一检索、语义检索、知识关联的技术,在将图书馆的几百个数据库主动地按照课程分好之后,提供知识服务,实现比百度、谷歌更便捷、更专业、更有深度的知识服务。
据方正阿帕比高教行业总监韩学谦介绍,学知课堂在线学习平台和传统数据库产品有一个特别大的区别,就是它对每一所学校都是定制的。它以高校图书馆购买的所有数据库资源、教师课件、教材等为基础,给每所学校开通的学知课堂在线学习平台都是按照该校的院系和课程进行单独设置,并跟教务选课系统绑定,让学生通过学生账号一登录,就自动导入他的课程表,找到他要上的课,这样对学生有亲切感。摆脱了数据库越标准对使用者越陌生,越陌生效率越低的问题。目前,方正阿帕比的学知课堂在线知识平台已经在全国近30家高校图书馆展开定制、试用,很好地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融进了课堂教学。
某高校定制的学知课堂院系界面:
某高校定制的学知课堂课程表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