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教育网!Www.CneduNews.coM网站地图 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教育网 > 新闻频道 > 综合报道 >

冰雪入校园 朝体文化双轮驱动助力冬奥

作者:n02   来源:中国教育网   更新时间:2016-10-10 17:18

  为助力京张申办2022年冬奥会,作为冬奥会主会场所在地的朝阳区,正积极开展“冰雪入校园”活动。10月10日,相约2022·托起未来之星——冰雪入校园活动入驻仪式在芳草地国际学校-日坛校区隆重举行。朝阳区体育局、区教育委员会以及校方等多方领导嘉宾出席,与全体师生共同见证冰雪入校园这一里程碑时刻。

  据悉,此项活动由北京市朝阳区政府联合朝阳区体育局、教育委员会、共青团朝阳区委员会共同发起,朝体(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实力协办。该项目自今年6月2日正式启动,将历时5年,一直持续到2022年。活动期间,朝阳区各中小学将开展“寓教于乐”的专业冰雪课程,帮助学校开展冰雪运动,让学生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多方联动:冰雪入校园助力冬奥

  此项目自6月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朝阳区政府、体育局、教委、共青团朝阳区委员会、朝体文化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取得了长足进步。朝阳区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主会场所在地,非常重视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工作,尤其是在全区中小学校园中加大冰雪运动场馆的规划和建设。为此,朝阳区体育局与朝阳区教育委员会等领导莅临现场并分别致辞。据悉,此次冰雪入校园活动是朝阳区积极贯彻落实“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的重要举措,为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先进、科学的基础。

  入驻仪式活动现场,学生代表上台向全区、全市、全国的广大同学宣读倡议书,号召更多的学生响应倡议,积极参加冰雪运动,亲身体验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此外,与会领导嘉宾向各学校的冰雪代表赠送冰雪礼物。据介绍,此次冰雪入校园项目,采取的是“可拆装式移动仿真冰场+3D模拟滑雪仪的形式入驻,本次冰雪课程中,雪的部分采用的3D模拟滑雪仪,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指定训练设备。源自德国顶尖科技,它不受季节的影响,没有场地的限制,并与时下最潮流的电竞运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滑雪的兴趣,便于校园普及冰雪教育。而冰的部分采用的仿真冰场可拆装、可移动,由高分子聚合物制造的生态仿真冰构成,具有卓越的运动性能,既有效弥补了学校开展冰雪运动场地受限的问题,又避免了学生外出练习的风险。

双轮驱动:强大内容全面激发青少年兴趣

  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以来,北京市中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冬奥主题活动和带有区域特色的冰雪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为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也扩大了青少年冰雪人口。根据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北京将扩大冰雪运动人口规模,使参与冰雪运动人口达到800万,冬奥会、观赛礼仪和冰雪运动知识进校园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建设1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培养5000名冰雪运动校园辅导员。

  在此背景下,此次冰雪入校园活动特别着重亮点设计,既有移动仿真冰场与3D模拟滑雪仪等高科技硬件的引入,又着重软件上的创新与突破,实现“硬件+软件”的双轮驱动。朝体(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硬件方面,朝阳区将在中小学校中推动“可拆装式移动仿真冰场+3D模拟滑雪仪”的建设,帮助学校开展冰雪运动。软件方面,导入国际知名冰雪教学资源,制定专业教学方案,伴随冰雪运动的普及,利用移动仿真冰场与真冰场结合的方式,建立滑冰社团、冰球校队、冰球区队、校花样艺术团、区花样艺术团在真冰场进行训练,未来还将建立中国青少年冰上运动教学科研中心。

  在朝体文化的策划下,此次“冰雪入校园”项目真正了实现“冰雪”内涵的双向延伸。尤其在课程设计上,朝体文化打破传统,着力运用高端科学技术,将现场体验、宣讲教育、奥运理念等融入到课程当中,打造了内容强大、形式多样的冰雪课程,真正意义上做到冰雪入校园的主题概念,符合冬奥气质,内容富有延展力,文体结合,寓教于乐,结合科技、影像、视觉,激发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使青少年全方位体验冰雪乐趣。

  据朝体文化介绍,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冰雪入校园项目将安排校内专人进行关于冬奥会知识、观赛礼仪等相关内容的宣讲服务,加强学生对冬奥比赛项目的了解,增强小东道主对于冬奥会比赛热情和参与度,同时每校将准备冰雪知识宣传片,动作示意片,全方位辅导青少年开展冰雪课程。同时,每校2-4周冰雪课程,覆盖朝阳区百所中小学,辐射数以万计家庭,影响广泛。

  随着2022年的临近,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迎来“窗口期”。未来,“冰雪入校园”活动将依托朝体文化独特优厚的资源,联合北京核心冰雪运营专家及俱乐部,加大保障活动质量及延续性,并从朝阳开始逐步覆盖北京、天津、河北,积极响应京津冀一体化,全面助力京张2022年冬奥会。

 
分享到:
商务合作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内容来自网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QQ:183683883
Copyright 2008-2018 中国教育网(原:中国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768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09087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