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留学移民 > 留学资讯
  •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透过成绩单可以看到加强基础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等,正成为读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新成效的关键词。在谈到深化产学研合作时,科技部副部长邱勇特别提到,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校企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
  • 公告明确,入选领军人才引进项目的人才,给予每人100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入选“海南省优秀人才团队”的团队,给予1000万元至3000万元资助经费支持,其中40%可直接用于团队成员奖励和补贴;入选国际人才引进项目的人才,给予每人20万元至50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公告明确,申报领军人才、团队人才引进项目的人才及团队核心成员一般不超过55周岁,国际人才项目一般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的急需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团队带头人及核心成员为B类高层次人才可放宽至60周岁,A类高层次人才可放宽至65周岁。
  • 近日,福州市科技局发布了2025年度人工智能“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本批次围绕福州16条重点产业链及“人工智能+”方向,共发布15个技术需求。本次技术需求揭榜方应是国内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且与技术需求企业(发榜方)无关联关系。参与揭榜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主管部门及县区科技主管部门对申请上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通过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推荐。
  • 青年情感不只关乎个体的幸福与成就,也关乎社会的发展前景。如果将20%左右青年存在的消极情感视为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可以看到,青年的控制感、压力感、孤独感和个人预期有待改善,这或应成为当前青年情感教育的重点。当前缓解青年群体孤独感的核心,在于帮助他们建立深度、真实且不局限于婚恋与家庭范畴的情感共鸣。(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社会心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副研究员)
  • 不久前,江苏省溧阳高新区举行2025年迎新活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州机电职院”)毕业生正式入职园区企业,成为园区产业升级的“新鲜血液”。多元协同、开放共享、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学院,是常州机电职院赋能区域新产业新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常州机电职院科研处处长蔡福海说,学校还会打造国际化未来智能运载装备创新设计与验证大赛基地,以“赛事出彩”助力“产业破茧”“城市出圈”。
  • 正值开学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870余名新生分批次来到北大红楼上“开学第一课”,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开启新学期。“校馆弦歌”中蕴藏的家国情怀、人文理念、科学精神,传承赓续着学养文脉,激励一代代青年学子激昂奋斗信念。在文化底蕴的不断积淀中,大学文化逐渐突破高校的“围墙”,成为连接校园与社会的纽带,推动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文化自觉。
  • 经广东省残联介入,这名少年和此前被劝退的另一名孤独症学生一并通过专业评估,顺利入学。帮助孤独症学生顺利融入社会,除了家庭,还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支持体系,既能让孤独症学生在校园里顺利就读,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校方在管理、安全、学生成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民政、教育、人社等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合作,为这类学生的求学、就业提供更稳定的保障。孤独症患者顺利求学、就业、生活也离不开社会的理解、接纳和支持。
  • 近日,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整合优化吸纳就业补贴和扩岗补助政策、完善青年就业见习补贴政策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巩固青年人留辽来辽就业创业和人口净流入的良好态势。
  • ①在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科教文卫系统劳模(科技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魏建平在做实验。无论是满足群众美好期待还是回应时代所需,加快推进“三个调整优化”、推动高等教育起高峰,对河南来说都意义重大。全省现有普通、职业本专科学校174所,普通本科学校58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所,专科学校114所,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54%全省现有研究生培养机构27处,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高校19所。
  •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始于2008年,在中外多方共同努力下,贵州致力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成果融入教育高质量发展中。
  • 近日,广州市人社局官网公布了《广州市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审批管理服务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细则》),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起止时间为8月30日至9月29日。
  • 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日前在沪揭牌。同济大学融合原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新的交通学院。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逻辑主线。以“校园e金融”为平台,坚持校企“共建基地、共育人才、共拓空间,互享资源、互享人才、互享成果”原则,推动校企联合、优势互补,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依托“校园e金融”,以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规格、高质量和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构建“课—训—赛—创—岗”一体化育人模式。聚焦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引领,校企合作构建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校赛体系。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要求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为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本科教育之“业”,是职业本科教育原理与方法的系统阐发,是对行业企业的应激性反应和适应性自觉,是体现职业本科教育的“本业”问题。为此,职业本科教育体系需构建与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实践平台。
 230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